扎耶德学术沙龙“网络文娱内容创作、传播与社会情绪研究”成功举办

来源: 时间:2025-11-21

2025年11月14日下午,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扎耶德学术沙龙成功举办,本次沙龙特邀清华大学博士、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周逵,与学院师生就 “网络文娱内容创作、传播与社会情绪研究”展开研讨,我院低年级教研室主任孟炳君主持讲座,学院师生积极参与。

学术沙龙伊始,周逵老师以亲身经历为切入点,分享了近年来媒介环境、舆论生态发生的巨大变化。周逵老师指出,娱情热点事件的本质,就像一根羽毛拽着一个哑铃,只有看到羽毛下面的哑铃,才能了解真相。面对某一个观点时,我们首先应深入探究其来源,了解发展经过,避免主观武断或人云亦云。

讲座中,周逵老师结合时事热点,深入浅出地阐释了网络文娱传播、新闻热点事件与其带来的社会情绪的变化,引发了同学们对新闻事件的真实性、网络舆论审判的合理性等问题的思考。

周逵老师总结说:在今天的舆论场,事件不再只是事件本身,而是进入到一场争夺意义、争夺情绪、争夺解释权的“叙事之战”。他提出了舆论场的三种改变:一是从“事实竞争”转向“叙事竞争”,事实被嵌入到爽文式叙事结构中,比事实本身更能引发公众行动;二是从“对人愤怒”转向“对系统焦虑”,这使得叙事之战不再是个体性冲突,而更指向系统性问题;三是从“围观”转向“共建叙事”,叙事不是被制造出来的,而是在不断的转发、拼贴和再诠释中被“共建”出来的。

学术沙龙尾声,孟炳君老师代表学院向周逵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。她提到,本次学术沙龙内容详实,宏微并察,使同学们了解到新闻事件是对社会现象、社会问题的折射,网络内容也已成为了社会情绪的感应器与放大器,同学们应该学会在阅读和了解新闻事件时保持独立的思考,在发表观点和言论时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。

【嘉宾简介】

周逵,清华-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,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视频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、研究员,麻省理工学院、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。长期从事媒介文化生产、文娱内容生产、媒介公共治理等方向研究。国家广电总局、北京市广电局专家组成员,主持中宣部、文旅部、中央网信办等国家级网络视听、媒体融合和文旅等课题,曾获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奖”、国家广电总局年度优秀作品、国家图书馆“文津图书奖”、北京广播影视春燕奖等,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。